2025年9月18日,教师教育学院于二号综合楼B4001会议室成功举办了“赋能领航”辅导员工作坊首期活动。活动紧扣“思政教育创新”主题,立足学院“培养卓越师范生”核心使命,旨在为辅导员团队精准赋能,夯实学院育人质量基础。学院全体团委辅导员积极参与,活动由学院党委书记龚明玉主持。
会上,龚明玉围绕如何让思政教育贴近00后学生的思想特点、如何把“培养卓越师范生”的学院特色融入日常思政、如何让思政工作从被动应对变成主动引领这三类问题,进行了深入地阐述,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路径。一是善用“00后语言,重构表达方式。针对00后学生重个性表达、互动体验的特点,她指出,传统的“单向灌输”式思政教育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,应转向“双向共鸣”。结合师范生普遍关注的“就业焦虑”“职业价值”“社会热点”等问题设计主题,避免空泛的理论宣讲,让思政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,引发学生的共鸣。二是推动“思政+专业”同频共振,打造特色品牌。围绕“师德高尚、专业过硬、扎根教育”的卓越师范生培养要求,学院将思政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。一方面,打造“双师双铸”学风建设品牌,通过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,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;另一方面,建立“卓越师范生导师制”,邀请退休老教授、中小学名师担任思政导师,分享他们的从教经历,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从教信念,为未来的教育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。三是构建“主动型”工作机制,实现精准引导。针对思政工作中存在的被动应对问题,学院建立了“预防-响应-转化”机制。组建“辅导员+ 学生干部+安全信息员”三级信息网络,每周形成《学生思想动态周报》,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。针对学生关注的共性问题,精准建立“思政教育菜单库”,提前开展主题班会、政策解读、校友分享、谈心谈话等活动,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,实现思政工作的主动引领。
此次“赋能领航”辅导员工作坊首期活动的成功举办,是教师教育学院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。后续,学院将持续推出工作坊系列活动,通过案例研讨、交流学习等多种形式,不断提升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,推动辅导员队伍向专业化、职业化、专家化方向发展,为培养新时代卓越教师提供坚实的保障。相信在学院的精心组织和全体辅导员的共同努力下,“赋能领航”辅导员工作坊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,为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注入新的活力。
作者、图片来源:李朝阳
供稿审核人:崔玉彬
编辑:李朝阳
终审:龚明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