办学风采

当前位置: 首页  审核评估  办学风采

教师教育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巡礼

2024年11月26日  浏览量: 27 次  来源: 泰山学院  作者:   发布: 教师教育学院

01

学院简介

教师教育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5年创办的泰安府官立师范学堂。现有小学教育系、学前教育系、应用心理学系以及公共教师教育部四个系部。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991人。现有教职工89人,其中专任教师74人,教授、副教授37人,博士22人。拥有省级教学名师、省突出贡献专家、研究生导师等多名。

专业特色明显。小学教育专业2003年正式招收本科生,是山东省首家经教育部正式批准注册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。2016年开始招收公费师范生,居全省招生人数首位。2018年被学校确定为硕士点建设专业。2020年获批第二学位招生资格。2022年评为山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。2023年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。学前教育专业2003年开始专科层次招生,2006年开始本科层次招生。2023年完成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进校考查。应用心理学专业于2004年设立,2018年开始招收公费师范生。毕业生大多活跃于基础教育一线,许多优秀毕业生担任教育部门领导、校长、园长等。

学校领导参观学生剪纸作品展

近五年,围绕基础教育改革、教师教育等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,其中SSCICSSCI、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;出版学术专著24部,教材21部;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,省部级近20项,市厅级50余项,横向项目120余项;获得省级以上科研奖励5项。6人担任华中师大、山东师大、河北师大等硕士生导师。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,学校1958工程人才2人。

成立了基础教育研究中心,主要从教育学、心理学等角度研究基础教育改革,依托省级教师教育基地,在教师培训、校园文化建设、课堂教学改革、教学研究、心理辅导等方面服务地方教育。

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成立

学院组织2024年山东省教师培训活动

拥有1个山东省高校青创科技计划团队,1个校级高水平青年创新团队。拥有教育现象学、蒙氏教育、小学班队活动研究、心理模拟沙盘、PSYKEY实验室、心理测试、心理辅导室、儿童心理行为观察室、基础心理、创客实验室等实验室,以及钢琴房、舞蹈房、微格教室、书法教室、手工工作坊等实训场所。

创客实验室之3D打印实验室

办学定位:建设省内一流、国内富有特色的高质量教师教育学院。学院立足山东,辐射全国,致力于培养师德高尚,主动弘扬教育家精神,具有先进教育理念、较高学科素养、娴熟教学技能、较强创新实践能力,一定国际视野,能胜任城乡小学、幼儿园教育、教学和管理工作,具有泰山挑山工特质的高质量应用型骨干人才。

院训:学高为师,身正为范

02

人才培养

()人才培养体系与模式

坚持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,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。强化师德师风建设,要求教师积极弘扬教育家精神,做好教书育人工作。围绕着基础教育教师的核心素养,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课堂教学能力、教学研究能力、实践创新能力、反思能力和沟通能力,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,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和教学能力培养。根据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,按照“模块化”方法,重构了教师教育课程体系。培养方案体现了理论与实践、科研与教学、课内与课外、本土与国际的结合。在课堂教学、课程建设、实践教学等方面持续改进,不断创新师资培养模式。

学院进行师德师风建设活动

坚持课程建设的“两性一度”,即高阶性、创新性、挑战度。注重过程性评价,促进学生的专业体系建构与专业成长发展。以学生教学能力提升为核心,适时增设、改设时代性、前沿性、实践性的课程。

学院推进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

()课堂教学

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。建设网络课程资源,鼓励教师使用雨课程、智慧树、学习通等在线教学平台进行授课,推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。其中4门课程入选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,7门课程入选山东省在线课程联盟,1门山东省精品课程,1门山东省一流课程,4门课程被“智慧树”教学平台评为精品课。

青年教师参加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

课程设置注重改革课程教学方法,创新教书育人模式,恰当运用案例教学、探究教学、合作讨论、现场观摩等教学方式,强调学生参与、互动讨论等。通过教学创新大赛、青年教师教学大赛、微课大赛、多媒体课件大赛、课程思政教学大赛等,激励教师进行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改革。

教师获奖证书(部分)


()实践教学

第一,“大实践”教学理念。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“核心素养”作为生长点,构建“大实践”教学模式,实现协同育人、涵养师品、理实并举、创生发展。

学生专业汇报演出

第二,“全实践”教学设置。全面打通专业课程实践、集中教育实践、综合拓展实践,加强过程管理、组织管理、制度管理。构建自主研学模拟平台、互联网研修平台、双向质量检测平台。

第三,“真实践”教学实施。探索以见习、练习、研习、实习组成的“四习”为主路径,建立“学、练、摩、帮、辅”五个维度的学练体系。采用实例教学,筑牢教学理论的实践根基;优化实践过程,提升实践教学的理论品性;加强情感渗透,形成实践教学的关怀意识。

10 学生参加见习、实习、研习活动

第四,“促实践”教学评价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,建立制度为本、效果优先的常态化质量督导保障体系,确保高质量教育实践的高质量推进。近五年来,28名学生在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一、二、三等奖。

11 学生获奖证书(部分)

()思政育人

坚持培根铸魂,立德树人。依据新时代“四有”好老师的标准和弘扬教育家精神的要求,践行全员育人、全程育人、全方位育人的“三全”育人理念,提升学生师德素养。构建双重课程思政模式,利用好教育类课程蕴藏的丰富而深厚的德育内涵,实施全过程、全方位课程思政;教学中提醒师范生成为教师之后,自觉实施课程思政,教会他们课程思政的基本原理和实施策略。

()质量保障机制

1.以制度建设为抓手,全面落实OBE理念。制定了专业人才培养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;依据学校教学文件要求,制定了相关实施细则,认真落实教学环节的过程管理;出台了领导干部听课制度、学生教学信息员管理办法、教学检查实施办法等日常监控反馈制度。

2.以体系建设为依托,构建评价监督闭环。构建人才培养监督体系,对专业建设、日常教学、课程建设、期末评价等进行全方位评价、指导。构建实践基地、中小学校、校友等参与的校外反馈机制,形成了多主体参与、多维度评价、多领域反馈的长效的专业持续改进机制和质量评估反馈体系。

3.做好课堂教学监督,形成持续改进机制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综合改革,强化教师课堂教学主体责任,严格规范教学管理,构建高效课堂。通过教研活动、检查考评、总结汇报、课堂延伸等措施,实现了教师回归本分、奉献讲台和学生回归常识、乐于学习的目标,教学质量、家长、学生、用人单位满意度有较大提升。

12 学院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示意图

03

特色与优势

1.构建了“六核心•三领域•双维度”卓越师范生核心素养培养提升体系

加强卓越师范生的“师德素养、专业素养、技能素养、创新素养、学习素养、发展素养”六个素养培养,建设好“指导队伍、学练平台、人文载体”三个领域,构建了“校内导师、校外导师”双导师,“讲课大赛、互联网+课程”双平台,“走廊文化、读书会”双载体的培养途径。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培养机制,重视师范生核心素养的提升。

2.重构了“2322”教师教育课程体系

将教师教育课程模块化,形成基础素养课程、理论素养课程、教学素养课程和研究素养课程四个彼此联系的模块。第一学年主要开设两门(《教师书法》和《教师口语》),培养教师书写和语言表达能力。第二学年主要开设三类课程,即心理学类、教育学类、信息技术类课程,重在培养未来教师的理论素养。第三学年主要是各门学科教学法课程和顶岗实习,培养学生的教学素养。第四学年是教育研究课程和毕业论文的撰写,培养学生的教育研究素养。

3.创立了泰山文化“四融入四提升”培养模式

将泰山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、创新创业、校园文化、第二课堂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,提升人才培养特色、科研促教能力、校园文化品位、师生精神品质,用泰山“挑山工”精神铸造泰院人的精神特质。

4.构筑了“助力乡村教师成长的立体化”机制

利用公费师范生培养优势,积极与地方基础教育合作,培养爱基层、懂基层、助力基层发展的新型应用型人才。2020年,“向阳花开”爱心支教团被共青团中央评为“2020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‘三下乡’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”,并被《中国青年报》《大众日报》等媒体报道。

13 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

14 “向阳花开”和“青禾暖阳”等品牌社会实践活动

04

学院未来发展规划

第一,以专业认证为契机,完善评价反馈机制。秉承师范专业认证理念,坚持学生中心,坚持持续改进,不断修正和完善评价反馈机制,做到笃行致远、精益求精。

第二,以一流专业建设为基础,加强学科交叉融合。在一流专业建设过程中,积极推进交叉学科、新文科建设,使学科发展更好地促进专业建设,推进学院三个专业协同发展。

第三,以应用型大学建设为指针,加强实践教学,推进校地合作发展。根据“应用型大学”的办学定位,提高学生实践教学水平。强化产出导向,努力在服务社会教育需求上下功夫,进一步提升服务地方的水平和质量。

第四,以教育硕士点建设为抓手,深化专业内涵建设。进一步强化专业内涵建设,凝聚专业特色,提高人才培养质量,争取早日实现教育硕士点的突破,提高培养高层次教育人才的能力。